Skip to the content.

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5级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关键软件、高端芯片、新兴交叉方向培养方案

1 基本原则

  1. 坚持求实创新的原则

    遵循国际软件和集成电路工程培养标准,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,以改革创新为驱动,坚持和发展“专业教育学分制、素质教育学苑式、产学研用一体化”办学模式,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、课程体系创新、教学方法创新。

  2. 坚持面向需求的原则

    面向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战略需求,确定人才培养方向。重点面向关键软件领域、高端芯片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,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,合理安排招生计划,调整教学内容,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。

  3.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

    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切实加强素质教育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,严格教育标准,提高教学质量,培养合格人才。


2 培养目标

服务国家战略,面向关键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实际问题和前沿工程技术发展需要,紧密结合国家、地方和产业的重大专项、重要工程和重要产品研发任务培养高层次、实用型、复合交叉型、国际化人才。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、使命感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、合理的知识结构,侧重提高学生的工程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、强化学生在关键软件、高端芯片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。


3 培养要求

学习方式:全日制。

学习年限:基本学制3年。最长学习时间不超过4年。

学习和进度安排如下:

经课题组批准,学生可以申请第二学年暑期到企业实习,实习总时间不超过3个月。


4 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

采用学分制,总学分为40学分。每个学生需要完成要求的公共必修课、专业必修课和规定的总学分。

4.1 公共必修课

公共必修课(9学分)

序号 北大课号(后四位)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
1 000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, 2 2
2 01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
3 0110 英语 1 2
4 0042 素质教育与前沿技术 1 2
5 0043 职业道德与素养 1 1
6 0051 论文写作指导与规范 2 1

4.2 专业必修课

4.2.1 关键软件

研究内容包括系统软件、高可信软件、领域智能软件等,其专业必修课如下:

关键软件专业必修课

序号 北大课号(后四位)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备注
1 1870 综合实践 2 3  
2 0145 学科专著研读 1 2  
3 0167 科研实践(I) 3 2  
4 0166 科研实践(IT) 5 2  
5 0225 高级系统软件技术 2 3 四选三
6 0285 操作系统与虚拟化安全 1 3 四选三
7 2460 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实践 1 3 四选三
8 2020 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 2 2 四选三

4.2.2 高端芯片

研究内容包括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、先进存储器件与集成、微纳传感与智能系统、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等,其专业必修课如下:

高端芯片专业必修课

序号 北大课号(后四位)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备注
1 1870 综合实践 2 3  
2 0145 学科专著研读 1 2  
3 0167 科研实践(I) 3 2  
4 0166 科研实践(II) 5 2  
5 3990 集成电路前沿技术导论 1 3 六选三
6 3210 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 2 3 六选三
7 5200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1 3 六选三
8 3480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2 3 六选三
9 4352 先进存储技术 2 3 六选三
10 4353 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 1 3 六选三

其中,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、微纳传感与智能系统方向学生必修《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》;先进存储器件与集成、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向必修《先进存储技术》。

4.2.3 新兴交叉学科

研究内容包括智慧医疗健康、数字人文社科和生物医学成像。

序号 北大课号(后四位)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备注
1 1870 综合实践 2 3  
2 0145 学科专著研读 1 2  
3 0167 科研实践(I) 3 2  
4 0166 科研实践(II) 5 2  
5 0225 高级系统软件技术 2 3 智慧医疗健康、生物医学成像方向,四选三
6 0285 操作系统与虚拟化安全 1 3 智慧医疗健康、生物医学成像方向,四选三
7 2460 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实践 1 3 智慧医疗健康、生物医学成像方向,四选三
8 2020 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 2 2 智慧医疗健康、生物医学成像方向,四选三
9 4812 数字经济 2 1 数字人文社科方向
10 1100 算法分析与设计 1 3 数字人文社科方向
11 6420 机器学习 2 2 数字人文社科方向
12 9310 面向金融的 R 语言 1 2 数字人文社科方向,二选一
13 9320 面向金融的 Python 1 2 数字人文社科方向,二选一

4.3 专业选修课

学生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,在导师或导师小组指导下选课。选课范围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开课计划中的课程,选修学院开课计划之外(其它院系)的课程学分无效。

推荐选修课表如下:

序号 北大课号(后四位)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
1 1280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 2 3
2 1990 开源软件开发基础及实践 2 3
3 0298 系统软件新技术 2 2
4 1960 推荐技术及应用 2 2
5 4430 数据挖掘及应用 2 3
6 6980 智能计算系统 2 2
7 8120 机器学习 2 3
8 8180 自然语言处理 2 3
9 2251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 3
10 2250 应用密码学 1 3
11 4330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1 3
12 1100 算法分析与设计 1 3
13 2580 网络攻防技术与工具 2 3
14 5520 低功耗 CMOS IC 设计 2 3
15 5890 微电子前沿技术专题 1 1
16 5930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2 2
17 5340 微纳系统集成 1 2
18 5330 类脑与量子计算 2 2
19 3730 视觉大数据技术 2 3
20 5920 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 2 2
21 4020 物联网与智慧系统 1 2
22 3460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践 1 2
23 3120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践 1 2
24 3470 集成电路产业实践 2 3
25 2630 数字图象处理 1 3
26 4352 先进存储技术 2 3
27 4353 集成电路器件与工艺 1 3
28 4339 信号链芯片设计 2 2

5 实践成果要求

前沿工程硕士在科研实践基础上,至少完成一项实践成果:


6 论文要求

  1. 满足学院关于电子信息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。
  2. 学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一般以科研实践为基础,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,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。
  3. 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目技术报告、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等,重点阐述学生从事科研实践项目的研究方法、技术、过程和成果。
  4.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团队指导下独立完成,对所属领域的相关知识具有全面、深入的了解。

7 毕业与学位

学院在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软件工程、集成电路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专业领域。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对应关系如下:

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
软件工程 关键软件
软件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
集成电路工程 高端芯片

7.1 毕业

在规定学习年限内,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学习任务(获得规定的学分、并完成工程实践成果要求),通过硕士论文答辩,经学院审查,研究生院审核,报校长批准,准予毕业,颁发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。

7.2 学位

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相应领域方向全部学习任务(获得规定的学分、完成工程实践成果要求),通过硕士论文答辩,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,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通过,授予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学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