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系统面经1:计算机系统概述
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功能(什么是操作系统?)
1.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
- 处理机管理(进程控制、进程同步、进程通信、死锁处理、处理机调度)
- 存储器管理(提高内存利用率,内存的分配与回收、地址映射、内存保护与共享、内存扩充)
- 文件管理(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)
- 设备管理(完成用户的I/O请求,方便用户使用设备、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)
1.2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
- 命令接口(用户通过控制台或终端输入操作命令,向系统提供各种服务要求)
- 程序接口(由 系统调用 组成,用户在程序中使用这些系统调用来请求操作系统为其提供服务)
- 图形接口 最常见的 图形用户界面GUI (最终还是通过调用程序接口实现的)
1.3 操作系统用作扩充机器
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,实际呈现在用户面前的计算机系统是经过若干层软件改造的计算机。
操作系统将裸机改造成功能更强、使用更方便的机器。我们将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拟机。
2 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?
2.1 内核程序和应用程序(内核态和用户态)
在计算机系统中,通常CPU执行两种不同性质的程序:一种是操作系统内核程序;另一种是用户自编程序或系统外层的应用程序。
内核程序是应用程序的”管理者”。“管理程序“可以执行一些特权指令,而”被管理程序“出于安全考虑不能执行这些指令。
所谓特权指令,是指计算机中不允许用户直接使用的指令,如:I/O指令、置中断指令,存取用于内存保护的寄存器,送程序状态字到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等指令。
操作系统在具体实现上划分了用户态(目态)和核心态(管态),以严格区分两类程序。
2.2 层次式结构
操作系统的各项功能分别被设置在不同的层次上。一些与硬件关联较紧密的模块,诸如时钟管理、中断管理、设备驱动等处于最底层。其次是运行频率较高的程序,诸如进程管理、存储管理和设备管理等。
上面的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操作系统的内核,这部分内容的指令操作工作在核心态。
2.3 内核
内核是计算机上配置的底层软件,是计算机功能的延伸,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:
时钟管理
时钟的第一功能是计时,操作系统需要通过时钟管理,向用户提供标准的系统时间。其次,通过时钟中断的管理,可以实现进程的切换。
在分时操作系统中,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的实现;
在实时系统中,按截至时间控制运行的实现;
在批处理系统中,通过时钟管理来衡量一个作业的运行程度等。
中断机制
引入中断技术的初衷是提高多道程序运行环境中CPU的利用率,主要针对外部设备。后来逐步得到发展,形成了多种类型,成为操作系统各项操作的基础。如,键盘或鼠标信息的输入、进程的管理和调度、系统功能的调用、设备驱动、文件访问等。都依赖于中断机制。
可以说,现代操作系统是靠中断驱动的软件。中断机制中,只有一小部分功能属于内核,负责保护和恢复中断现场的信息,转移控制权到相关的处理程序。这样可以减少中断的处理时间,提高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。
原语
操作系统底层是一些可被调用的公用小程序,它们各自完成一个规定的操作,其特点是:
- 它们处于操作系统的最底层,是最接近硬件的部分
- 这些程序的运行具有原子性,其操作只能一气呵成
- 这些程序的运行时间都较短,而且调用频繁
系统控制的数据结构及处理
系统中用来登记状态信息的数据结构很多,比如:作业控制块、进程控制块、设备控制块、各类链表等。为了实现有效的管理,系统需要一些基本的操作,常见的操作有以下三种:
- 进程管理:进程状态管理、进程调度和分配、创建和撤销进程控制块等
- 存储器管理:存储器的空间分配和回收、内存信息保护程序、代码对换程序等
- 设备管理:缓冲区管理、设备分配和回收等
3 中断和异常?
3.1 中断的引入
中断的引入是为了支持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。
中断也称外中断,指来自CPU执行指令以外的事件的发生,如设备发出的I/O结束中断、时钟中断等。这一类中断通常是与当前执行的指令无关的事件。
3.2 异常的引入
异常的引入是表示CPU执行指令本身时出现的问题。
异常也称内中断、例外或陷入,指源自CPU执行指令内部的事件,如程序的非法操作码、地址越界、算术溢出、缺页异常等。对异常的处理一般要依赖与当前程序的运行现场,不能被屏蔽。
3.3 中断和异常的联系与区别
3.4 中断执行的流程
以上是多重中断的流程,其中,1~3步是由硬件(中断隐指令)完成的;4-9步是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的。
4 系统调用?
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是有限,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资源,进程是不允许直接操作的,所有对这些资源的访问都必须有操作系统控制。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是使用这些资源的唯一入口,而这个入口就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。
一般地,系统调用都是通过中断实现的,比如,linux
下中断号0x80
就是进行系统调用的。
操作系统为用户态进程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提供了一组接口——系统调用:
- 把用户从底层的硬件编程中解放了出来
- 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使用户程序具有可移植性;用户程序与具体硬件已经被抽象接口所替代。
系统调用流程图如下:
5 宏内核、微内核和混合内核
5.1 宏内核
宏内核是大而全的管理者。
宏内核,也被称为单体内核,是一种把所有的服务都集中在一起的内核设计。它的优点是性能高,因为所有服务都在内核中运行,调用过程简单,效率高。但是,这种设计也有缺点,如果内核中的一个服务出现问题,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。
就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,所有的道路、桥梁、交通信号灯都是由一个中央指挥系统控制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效率高,因为所有的交通运输都在同一个系统内部进行调度,所以调度速度快,交通流畅。然而,缺点也很明显,如果中央指挥系统出现问题,那么整个城市的交通都可能会受到影响,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。
宏内核的代表有Unix,Linux等。
5.2 微内核
微内核是小而美的服务商。
微内核,只提供最基本的服务,如进程调度、内存管理等,其他的服务,如文件系统、网络协议等,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空间中运行。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,容易理解和修改,如果一个服务出现问题,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。但是,这种设计的缺点是性能较低,因为服务之间的调用需要在内核和用户空间之间进行切换,效率较低。
就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中,只有最基本的道路和桥梁是由中央指挥系统控制,其他的如公交、出租车等都是由各自的调度系统进行管理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稳定性好,因为即使一个服务出现问题,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服务。然而,缺点是效率较低,因为服务之间的调度需要在内核和用户空间之间进行切换,这就像各个调度系统之间需要进行协调,导致交通运输的效率降低。
微内核的代表有Mach,据说鸿蒙也是微内核。
5.3 混合内核
混合内核是两全其美的选择。
混合内核,基于微内核的架构设计,把一些性能要求高的服务放在内核中,比如设备驱动、应用进程间通信等,而其他的服务则放在用户空间中。这种设计既有宏内核的性能优势,又有微内核的稳定性优势。但是,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复杂性高,需要仔细地选择哪些服务放在内核中,哪些服务放在用户空间中。
就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中,主干道和桥梁是由中央指挥系统控制,同时核心的公交、地铁服务也放到了中央指挥系统中,但是其他的如出租车、网约车、私家车等则是由各自的调度系统进行管理。这种方式既有宏内核的性能优势,又有微内核的稳定性优势,就像主干道的畅通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可用可以保证基本的交通需要,而其它的调度系统则可以灵活地调配资源,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。
混合内核的代表有Windows NT,XNU等。